【产品介绍】深入了解埋点分析:Clklog助你优化用户体验

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用户对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攀升。如何更好地了解用户行为,提升用户体验,以及优化广告效果,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埋点分析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为企业提供了深入了解用户行为和需求的工具,从而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什么是埋点?

所谓埋点,就是通过在应用程序或网站中插入代码,针对用户行为或事件进行捕获,以收集用户的各种行为数据,比如用户点击了某个按钮、页面访问时间、功能使用频率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数据产品经理或数据分析师能够深入理解用户行为,优化用户体验,并根据埋点数据改进产品功能。


埋点事件分类

埋点事件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分类:

1. 页面浏览事件:
定义: 用户打开页面的事件。
示例: 记录用户访问某个页面的次数,了解页面流量和受欢迎程度。

2. 点击事件:
定义: 用户点击页面上的元素时触发的事件。
示例: 记录按钮、链接、图标等的点击次数,用于分析用户互动和页面导航。

3. 用户行为路径事件:
定义: 记录用户在应用或网站中的行为路径。
示例: 跟踪用户从登录到完成购买的整个行为流程,分析用户行为转化路径。

4. 其他定制事件:
定义: 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而定义的特定事件。
示例: 针对特殊活动或功能,设置自定义事件,例如用户参与某项活动的次数或完成某项任务的情况。

 
常见的埋点方案对比分析

从技术层面上,埋点方案主要有三种:代码埋点、全埋点、可视化埋点。

 
代码埋点

代码埋点是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埋点方式,比如我们所熟知的Google Analytics就是采用的代码埋点方案。主要是指根据业务的分析需求,将埋点的采集代码加入到应用端。根据埋点地方的不同,又分为客户端埋点和服务端埋点。


(1)客户端埋点
客户端埋点是前端开发人员通过手动定义数据采集时机和内容,将特定的数据采集代码嵌入前端业务代码中的一种技术。当用户在前端执行相应的操作时,这些嵌入的代码会被触发,从而实现对用户行为和应用程序性能的数据采集。

优点:
● 可以详细采集用户行为
● 完整采集用户本地设备标志
缺点:
● 网络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影响上报,数据丢失率高(5%-10%)
● 需要客户端发版,用户端更新App
● 埋点开发工作量大
● 多个功能入口容易漏埋、错埋

适用场景:
全面分析用户在客户端的操作行为。


(2)服务端埋点
由服务端开发将埋点采集代码加入到后端服务请求中,当用户前端操作请求服务端数据时,按照约定规则触发埋点代码。

优点
● 按需埋点,采集数据更全面,几乎可覆盖所有数据采集场景
● 数据采集实时上报,准确性高,丢失率低
● 服务端更新,不需要客户端发版或用户更新版本
缺点
● 纯前端操作不触发服务请求的按钮点击无法采集数据
● 埋点开发工作量大
● 埋点流程需要多方协作,容易漏埋、错埋

适用场景:
对于一些非点击、不可见的行为,比如安装数据和内容数据。


全埋点

全埋点也被称为无埋点或无痕埋点,其主要特点是将埋点采集代码打包成标准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一旦应用程序端接入了这个SDK,它会根据SDK内部的采集规则自动执行数据采集和上报,而无需开发人员手动在代码中插入埋点代码。这种方法使得埋点的过程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无感知,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在不干扰用户体验的情况下被收集和分析。

优点:

● 无需手动在代码中插入埋点代码,全埋点通过SDK自动执行数据采集和上报,减少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 页面可见元素均可自动采集,数据更全面。
● 埋点流程简单,新增埋点需求无需业务开发参与。

缺点

● 全埋点通常基于页面加载时的静态分析,对于使用动态加载或异步加载的内容,以及用户在页面不可见时执行的操作,无法采集。这是因为全埋点通常在页面加载时初始化,对于后续动态生成的内容,可能无法准确追踪用户的交互。
● 和业务强相关的属性信息采集困难:在某些业务场景中,需要采集的属性信息可能与业务逻辑强相关,而全埋点的通用性规则可能不足以满足这些业务特定的需求。例如,某些特定业务状态或属性变化可能需要额外的手动埋点或其他定制化的埋点方式来实现。
● 数据全部采集,数据存储压力大:全埋点的特性是采集页面上的所有可能事件,包括一些对业务分析来说并不关键的事件。这导致了大量数据的产生,增加了存储和处理的压力。不是所有采集到的数据都是有价值的,因此需要在后续分析中筛选和处理,以降低数据存储的成本。

适用场景:

全埋点更适用于业务场景较为简单的情况,例如工具型或应用类产品,或者在业务发展初期,产品需要快速迭代,对于简单的PV(页面访问量)和UV(独立访客数)分析的需求更为突出,而精细化分析的优先级相对较低。

 
可视化埋点

可视化埋点本质上也是前端全埋点,通常通过可视化工具或仪表板来实现,使非技术人员也能够方便地定义和管理埋点事件。

优点
● 可视化埋点解决了代码埋点中埋点成本大和更新成本大的问题。
● 埋点只需由业务同学接入,无需依赖开发团队的支持。

缺点
● 可视化埋点工具通常提供了一些预定义的数据收集选项,但对于一些高度定制的业务场景,用户可能需要更精细、更特定的数据,并不能够提供足够的自定义选项。
● 对于一些复杂的业务逻辑或特殊的数据需求,企业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定制化开发工作,而可视化埋点工具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灵活性。
●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能涉及到跨平台的行为,例如后端服务调用、异步操作等,这些客户端行为之外的行为可能无法被可视化埋点工具完全涵盖。


第三方工具

直接使用第三方工具来埋点,比如采用Google Analytics、神策数据、百度统计、ClkLog这样的第三方统计工具,通过嵌入 App SDK 或 JS SDK,来直接查看统计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埋点工具的对比表格:

相比之下,ClkLog工具具有显著优势


ClkLog是一款基于AGPL协议,记录用户行为分析和画像的免费可商用的轻量级开源埋点用户分析系统。专面向具有技术开发能力的业务团队或企业,让技术人员可快速搭建私有化的用户分析系统,记录并分析用户行为,通过构建用户画像辅助业务精细化运营。
ClkLog基于神策分析SDK,采用ClickHouse数据库,确保了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它支持复杂的用户行为分析和画像记录,帮助深入了解用户行为。此外,ClkLog的前后端分离架构便于集成和使用,能够适应多种应用场景,包括网页、APP和小程序。
综合考虑,ClkLog确实是一个高效、灵活且成本效益高的埋点工具选择。


ClkLog实际应用
用户行为分析

以一家电子商务网站为例,使用ClkLog追踪用户在不同商品页面的浏览和点击行为。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该网站能够识别出最受欢迎的产品,以及用户搜索和购买商品的路径。这些洞察帮助网站优化其产品展示和推荐算法,提升用户体验。


改进产品体验的关键指标

利用ClkLog追踪用户在应用中的活动,如最常使用的功能、平均使用时长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衡量新功能的影响,或识别需要改进的界面元素,从而直接影响产品开发和迭代决策。


优化营销策略

假设有一家在线教育平台,通过ClkLog来分析用户对不同营销活动的响应。通过追踪特定促销活动引导的用户流量和转化率,平台能够评估营销活动的效果,并据此调整其广告投放和内容策略,以实现更高的用户参与度和转化率。

通过结合这些真实场景,ClkLog的应用展示出其在不同行业和场景下的广泛适用性和价值。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洞察,ClkLog成为改进产品体验和优化营销策略的有力工具。

 


ClkLog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让我们一起携手创造数据的未来